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之回顧與展望: 兼論我國營業秘密法之刑罰化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科技、經濟、國家安全,看似不相關的三個名詞,因營業秘密的存在而牢牢相扣。美國自1996 年起以聯邦層級的經濟間諜法來保護營業秘密,對於侵害營業秘密者課予刑事責任,並明確區分竊取營業秘密行為及經濟間諜行為,以嚇阻企業競爭對手竊取營業秘密,防止國家經濟、安全受到危害。然而,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施行至今已十九年,關於經濟間諜罪的案件,經法院判決確定有罪者卻為數不多,本文擬分析經濟間諜法實務上施行之困境,並提出改革建議。又,我國營業秘密法於2013 年增訂刑事規範第13 條之1至第13 條之4,主要參考自經濟間諜法,為分析比較,本文亦將一併檢討我國營業秘密法刑罰化後之問題。
貢獻的翻譯標題Reviewing the U.S. Economic Espionage Act: With the Extending Comments on the 2013 Amendment of Taiwan’s Trade Secret Act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1-67
頁數68
期刊科技法學評論
13
發行號1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6月 2016

Keywords

  • 經濟間諜
  • 營業秘密
  • 營業秘密刑罰化

指紋

深入研究「美國聯邦經濟間諜法之回顧與展望: 兼論我國營業秘密法之刑罰化」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