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為了解決當代閱聽人研究面對「抗拒」概念的困境,本文試以「思辨過程」取代抗拒,並引進鄂蘭(Hannah Arendt)的哲學論述以描述與詮釋閱聽人思辨過程的參考架構。在實證部分,本文觀察文學迷群網站《村上春樹的網路森林》,將閱聽人思辨過程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想像操作的機制,即閱聽人將閱聽經驗與日常生活經「去知覺化過程」轉換為心靈影像,重新喚回成為思考客體。第二階段是追求普遍可溝通性,即閱聽人將思考結果向他人展現的過程。第三階段的閱聽人則是以自我慣有的主體意識為挑戰對象,不斷質疑自己習以為常的傳統價值判斷與道德體系。本文最後建議,閱聽人的思辨是個綿延不斷過程,而閱聽人串連文本、自行建構的意義詮釋才是進行思辨的起點。
貢獻的翻譯標題From Resistance to Reflexivity: Exploring the Reflexivity of Audiences Based on Hannah Arendt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1-41
頁數41
期刊新聞學研究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發行號88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1 7月 2006

Keywords

  • 思考
  • 閱聽人
  • 網路文化
  • 鄂蘭
  • 迷群
  • 思辨

指紋

深入研究「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