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瘤的血管內治療

Michael Mu-Huo Teng, 羅 兆寶, Jiing-Feng Lirng, 張 豐基, 黃 俊一, 張 遵, Jen-Huey Chiang, 張 政彥

研究成果: Article

摘要

在過去顱內動脈瘤的典型治療方法是神經外科開顱術使用顯微血管夾治療。可是有些病例無法用開顱術治療,因此我們發展血管內治療(栓塞術)。
我們在1986年開始對顱內動脈瘤作血管內治療:近端動脈阻塞之治療有20個病例,在1988-1995年間我們用可分離式囊球、線圈、組織膠置入於動脈瘤內以保留動脈本身治療了24例,在1997年我們用互鎖式分離式線圈(interlocking detachable coil)治療了一例,在1997-2000年間我們用了GDC治療了40例。
由於導管及栓塞治療之材料及相關醫藥的進步,顱內動脈瘤用血管內治療已經越來越安全。血管內治療將來可能變成顱內動脈之主要治療方法。
貢獻的翻譯標題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215-222
頁數8
期刊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27
發行號5
出版狀態Published - 1 10月 2002

Keywords

  • 動脈瘤
  • 血管內治療
  • 介入性神經放射線學
  • 栓塞術

指紋

深入研究「顱內動脈瘤的血管內治療」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