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業價格上限管制之誘因機制: 如何以X-Factor提供經濟誘因

Diana Hwei An Tsai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許多當前的經濟及財務理論都提出訊息不對稱的重要性,誘因管制(價 格上限管制是為其中之一支)之理論基礎即是基於訊息不對稱的主理關係理論, 電信業者比管制者有更多成本及技術方面的訊息,適當的管制措施可以促使業者 提供更多的成本資料,提高經營者的效率。由英、美各國實施價格上限管制的經 驗證明電信業者其實可能一方面享受在效率上的利得,另一方面將這些利得與消 費者共享;由美國的經驗中,更可由這些電信業者所自由選擇X Factor的等級, 證明美國FCC實施價格上限管制的成功。 本文研究在電信自由化的過程中,政府在制訂以經濟誘因為導向的誘因管制 法規(價格上限管制price cap regulation+調節規模管制sliding scale regulation) 的經濟面及技術面課題。討論政府管制的方向,及如何制訂一個提高生產力,獎 勵投資與創新的最適管制(optimal regulation)。基於Laffont & Tirole(1993)的 最佳管制架構,顯示最佳管制理論實為價格上限管制架構背書;並探討成功的電 信誘因管制需要建立一個健全的價格指數,總要素生產力、邊際成本及其加成、 品質、及技術進步等績效衡量指數都在誘因管制中占極重要的地位,這些績效指 數能加強價格上限管制及基礎標記型的誘因管制之實施,使其更能發揮提供經濟 誘因的功能。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47-73
頁數27
期刊公營事業評論
2
發行號1
出版狀態Published - 3月 2000

Keywords

  • 價格上限管制
  • 誘因管制
  • 績效衡量指標
  • 訊息不對稱
  • 最適管制理論
  • 電信業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