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台灣的WTO元年已然來到,2002年之後,農政單位判定台灣多數溫帶水果將遭受嚴重衝擊,獨獨幾項熱帶果樹反而有走向國際市場的契機,屏東的蓮霧就是其中最被看好的果品。蓮霧並不是台灣原生種的熱帶果樹,它是如何在小農體制的台灣社會裡得到新生,變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黑珍珠」果品呢?其中牽涉到哪些技術的創新?這些技術的創新淵源於何方,而技術創新的社會條件又是如何?更為根本的則是,蓮霧栽種, 真的是「有技術」的一項人類實作(practice)嗎?像這樣與實作者身心狀態緊密關連的農業栽培「技術」,有什麼獨特的意涵呢?其實,剝除某些來自於社會條件的遮掩效應之後,我們將看到,早在工業剛起步的年代裡,台灣社會就已同時在孕育著許多技藝精湛「師傅級」的農民。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故事,一部綿延二、三十年的技術發展史,讓我們看到蓮霧如何從1960年代中期起, 經由品種確立、創新命名、以及許多栽培技術的創新改良,進而影響既存的形象與市場的供銷;而所有技術的發展過程,都跟生活在鄉民社會關係與文化氛圍底下,創新力量十足的行動者--果農--息息相關。在本文的最後,我們藉由常民對技術相關詞彙的價值階序安排,嘗試說明技術的有無與高低是由「比較」而來的,但像這樣的農業栽培技術仍有其特性,包括「銘刻在身體」與「整體性」,以及前二者為前提所衍生的「不易複製性」與「擴散遞減性」。以這些特性為基礎,我們也進一步分析了排除社會條件的遮掩效應之後,何以仍說栽培技術是「看不見」的技術。同時,對於農民實作的「經驗」、「技術」與農學專家的「實驗」、「理論」之間,本文也嘗試分析這兩種知識性質的異同與關係,以及這兩類行動者特殊的角色互動方式。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
頁(從 - 到) | 1-56 |
頁數 | 56 |
期刊 | 科技、醫療與社會 |
卷 | 2 |
DOIs | |
出版狀態 | Published - 3月 2002 |
Keywords
- 技術
- 蓮霧
- 熱帶果樹
- 師傅
- 技術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