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討論克莉絲蒂娃如何透過佛洛伊德的語言理論,解決了西方思想主客對立的二元辯證,而展開了以精神分析出發的政治觀與倫理觀。1980、90年代英美女性主義者批評克莉絲蒂娃追隨佛洛伊德,而過於陽具中心主義。但是,仔細閱讀克莉絲蒂娃早期到晚期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她所持續進行的,正是對於任何單一邏輯封閉系統的解構。
本文以三個階段展開:首先,從歐陸當代哲學重探政治性概念的脈絡出發,檢視克莉絲蒂娃的政治性立場。其次,進入佛洛伊德語言理論所包含的力的概念、真實與符號化的辯證等問題,討論克莉絲蒂娃如何透過佛洛伊德的理論,發展符號驅力與象徵鍊結的連續體概念,如何指出文化現象,包括理性知識與真理陳述,都有其內在的分裂、壓抑、否認、拒斥,以及克莉絲蒂娃如何利用佛洛伊德的死亡驅力概念,指出挑戰社會共識的壓迫性與專斷,揭露理性知識與真理體系背後隱藏的排他性邏輯,需要有解離之力。這個解離之力,就是佛洛伊德所說的「知性化」過程,也是克莉絲蒂娃所說的思想的「反叛/迴轉」。反叛,不是對立面的僵持或是破壞,而是心靈空間不斷打開、離開、重組、轉向。第三個階段進入克莉絲蒂娃所提出的政治性空間,或是她所謂的「象徵性國家」之概念。透過解離之力,一個文化才能夠提供具有質疑、反叛、迴轉、更新、聆聽與創造的政治性空間。對克莉絲蒂娃而言,國家不是以語言、血緣或是土地而連結的民族國家,而是以象徵契約之概念作為基礎,在自由與平等的個人之間,建立一種過渡式的契約與文化的「國家」。本文以倫理的思考作為結語。持續思索與揭露語言過程中被隱藏的因果與倫理的沈默邏輯,朝向不再被質疑的絕對標準背後所隱藏的暴力開始發問,便是倫理的起點。
本文以三個階段展開:首先,從歐陸當代哲學重探政治性概念的脈絡出發,檢視克莉絲蒂娃的政治性立場。其次,進入佛洛伊德語言理論所包含的力的概念、真實與符號化的辯證等問題,討論克莉絲蒂娃如何透過佛洛伊德的理論,發展符號驅力與象徵鍊結的連續體概念,如何指出文化現象,包括理性知識與真理陳述,都有其內在的分裂、壓抑、否認、拒斥,以及克莉絲蒂娃如何利用佛洛伊德的死亡驅力概念,指出挑戰社會共識的壓迫性與專斷,揭露理性知識與真理體系背後隱藏的排他性邏輯,需要有解離之力。這個解離之力,就是佛洛伊德所說的「知性化」過程,也是克莉絲蒂娃所說的思想的「反叛/迴轉」。反叛,不是對立面的僵持或是破壞,而是心靈空間不斷打開、離開、重組、轉向。第三個階段進入克莉絲蒂娃所提出的政治性空間,或是她所謂的「象徵性國家」之概念。透過解離之力,一個文化才能夠提供具有質疑、反叛、迴轉、更新、聆聽與創造的政治性空間。對克莉絲蒂娃而言,國家不是以語言、血緣或是土地而連結的民族國家,而是以象徵契約之概念作為基礎,在自由與平等的個人之間,建立一種過渡式的契約與文化的「國家」。本文以倫理的思考作為結語。持續思索與揭露語言過程中被隱藏的因果與倫理的沈默邏輯,朝向不再被質疑的絕對標準背後所隱藏的暴力開始發問,便是倫理的起點。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
頁(從 - 到) | 85-127 |
頁數 | 42 |
期刊 | 文化研究學刊 |
卷 | 3 |
DOIs | |
出版狀態 | Published - 9月 2006 |
Keywords
- 精神分析
- 真實
- 真理
- 死亡驅力
- 國家
- 倫理
-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