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統合感量表之心理計量評估及其在心理健康促進上的意涵

何 英奇, YANN-RU HO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本研究在評估Antonovsky(1979)的「健康源生模式」(salutogenic model)所發展出來的「心理統合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 scale-13, SOC-13)的心理計量特徵,並進一步分析其在心理健康促進上的意涵。研究對象選取臺灣476名大學生樣本。研究工具包括SOC-13量表、曾氏的焦慮和憂鬱量表、和七個雙極性形容詞檢核表(測量負性情緒[negative affectivity, NA])。統計採用SEM來檢驗SOC-13之測量模式與結構模式之適配度。研究結果顯示:一、SOC-13量表的三因素結構模式的適配度尚可接受。二、SOC-13全量表的Cronbach's α信度良好為.80,但各分量表的信度稍低。三、SOC-13量表之預測效度的結構方程模式的適配度尚可,表示本量表預測效度尚可接受。此外,心理統合感可以預測憂傷的變異量,高達60.84%。四、SOC-13量表確實會與負性情感相混淆,以致於膨脹了SOC與焦慮、憂鬱之間的相關。綜合而言,SOC-13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皆在可接受程度。最後,本研究提出未來量表修正的參考,以及Antonovsky(1979, 1987)的「健康源生模式」與SOC理論在心理健康促進上的意涵。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21 - 34
    頁數14
    期刊學生事務與輔導
    56
    發行號4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1 3月 2018

    Keywords

    • 健康源生
    • 心理統合感
    • 健康促進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