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相還是反相?高爾夫揮桿身體肢段間的協調策略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高爾夫揮桿動作雖然屬於上肢協調性動作伴隨著下肢肢體的運動,但對於高爾夫揮桿技術而言,一個好的選手其頭部動作從動作開始至完成應維持穩定,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程度選手在不同球桿限制下其頭部動作與軀幹動作在上桿階段與下桿階段肢體間的協調模式。利用Gypsy Gyro(IGS190)陀螺儀動作擷取分析系統,頻率120 Hz來收集四位高爾夫選手分別使用一號木桿與九號鐵桿的全揮桿動作。結果顯示:從PCA結果可以得知主成份一幾乎可以解釋80%量,分析主成一內容發現頭部、左肩關節、左肘關節、左手腕關節及左髖關節相關值達±0.6以上。從肢段間動作軌跡趨勢顯示低差點(6、7、8)的選手其頭部動作方向與肩及髖呈相反方向,而高差點(18)的選手其頭部動作方向與肩及髖卻呈現相同方向,因此從頭部與軀幹間相互的協調模式策略,好選手會減低同相的限制(allocentric constraint)讓頭部固定在一點而形成反向動作策略。在球桿限制上,選手會依據個人動作型態產生兩種適應性的調整動作:一、是使用固定模式。二、因工作任務(球桿難易度)而作改變。
    貢獻的翻譯標題Allocentric Principle or Egocentric Principle in Golf Wing?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514-520
    期刊99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5月 2010

    Keywords

    • 頭部動作
    • 協調模式
    • 主成份分析

    指紋

    深入研究「同相還是反相?高爾夫揮桿身體肢段間的協調策略」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