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客家文学中的客家婚礼仪式

貢獻的翻譯標題: 台灣客家文學中的客家婚禮儀式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在台湾四部客家文学作品《寒夜》、《笠山农场》、《相亲》与《福春嫁女》中,蕴含丰富的台湾客家婚礼仪式的信息及意义。本文根据西方表演研究理论中布西亚的“模拟”概念和葛特玛的“本文与诠释”论述,来研讨台湾客家文学反映现实人生思想、文本诠释与表演再现。如在李乔的《寒夜三部曲》中的上篇《寒夜》中,婚姻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契约,婚礼是实行一种签约的仪式;钟理和的《笠山农场》透过小说的形式,抗议台湾早期客家庄内禁止同姓结婚的根深蒂固旧礼俗;黄娟的短篇小说《相亲》,检视女姓对于自由恋爱与相亲的挣扎,年轻一代追求婚姻自主权;台湾首出客家歌舞剧《福春嫁女》,在舞台上戏剧化地模拟实际生活,再现了客家传统礼俗及现代婚礼。
貢獻的翻譯標題台灣客家文學中的客家婚禮儀式
原文???core.languages.zh_CN???
頁(從 - 到)23-28
頁數6
期刊贛南師範學院學報
30
發行號5
出版狀態Published - 20 10月 2009

Keywords

  • 台湾客家文学
  • 客家婚礼仪式
  • 寒夜笠山农场
  • 相亲
  • 福春嫁女

指紋

深入研究「台灣客家文學中的客家婚禮儀式」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