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智障者搬出「教養院」到社區居住與生活改革進程

研究成果: Article

摘要

以文件研究法探討北歐智障者搬出「教養院」到社區居住與生活改革歷程。發現:北歐福利國家去科層化、分權化、地方政府主導福利市政,為落實智障者去機構教養化全球先驅,含重度者皆搬出教養院到社區生活。瑞典智障者教養院1970年最高峰,1993年全部搬出;挪威高峰期1976年,1995年所有教養院關閉;丹麥1971年最多,自此停止發展;芬蘭高峰期1983年,繼而減少中。改革進程:(1) 1945至1975年典型教養院(total institutions) 黃金時期:「大即美」,教養院為優先選擇;(2) 1940、1950、1960年代正常化概念起盟:強調物理上整合,只針對輕、中度智障者;(3) 1970、1980年代去機構教養化發展:教養院不再被期待,禁止兒童住進教養院;(4) 1990年代:重度、極重度智障者搬出教養院且為地方政府責任。
貢獻的翻譯標題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Nordic Countries: Reform on Community Living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131-167
期刊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4
發行號1
出版狀態Published - 6月 2005

Keywords

  • 智能障礙者
  • 社區居住與生活
  • 社會融合
  • 北歐
  • 去機構教養化

指紋

深入研究「北歐智障者搬出「教養院」到社區居住與生活改革進程」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