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自我調節運動方案之設計

姜 月桃, 盧 俊維, 蘇 文鉁, 蔡 培癸, 王 育琪, Chi-Wen Chen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隨著醫學精進先天性心臟病童已可存活至青少年甚至成年以後,實證顯示大多數手術後的患者心肺功能和運動能力可達到一般人的程度,然而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的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卻不若預期,因此,本文之目的即為設計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運動介入方案。方法:通過倫理審查後於北區兩家醫學中心之兒童心臟科門診,招募符合條件之個案共六位參與活動,以自我調節理論中自我監測、自我評價及自我回應三個概念為核心,輔以心臟病患者教育計畫的五個步驟為策略,設計為期四週的介入方案,配合台灣青少年之生活作息特色,於每週日舉行一次90分鐘的討論。結果: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運動自我調節方案是一個可行而有效的運動介入措施,能協助青少年從興趣中去選擇適宜的運動類型,調整運動強度,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結論:本方案為一先驅研究,並在測試方案之可行性以及過程評值方面提出建議,期盼未來能進一步的以實驗性研究測試方案之成效。
貢獻的翻譯標題Designing a Self-regulated Program of Exercise for Adolesc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225-236
頁數12
期刊輔仁醫學期刊
11
發行號3
出版狀態Published - 1 9月 2013

Keywords

  • 自我調節
  • 運動
  • 青少年
  • 先天性心臟病

指紋

深入研究「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自我調節運動方案之設計」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