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的健康需求與家庭照護

劉 御婷, 盧 俊維, Chi-Wen Chen

研究成果: Article同行評審

摘要

先天性心臟病為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有鑑於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全球先天性心臟病存活率大幅提升,在新生兒、嬰兒和兒童可治療的條件下,高逾九成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可存活至成年,期間仍需長期的追蹤與照護,當先天性心臟病逐漸演變成慢性疾病,也顯示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會因其各個發展階段進而產生不同的健康需求和挑戰;其中,青少年時期正是由兒童蛻變為成人的重要階段,歐洲心臟學會建議兒科轉介至成人先天性心臟病門診的年齡為18-21歲,但依據臺灣的醫療狀態顯示目前多為兒科醫師從兒童心臟病患者診斷初期持續照護至成年,因此,兒童成長過程中,主要以父母為主的醫療決策,至成人時期更呈現健康自我管理與轉介的重要性。在患者及家屬對於疾病本身和未來變化不夠瞭解的狀況下,容易導致青少年於未來生活、職場選擇及家庭規劃面臨社會角色功能的問題,護理的介入與協助可提供較完善的規劃與管理,故本文希望藉由探討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的健康需求與家庭照護,關注青少年往後可能面臨的生理、心理、靈性與社會的發展狀態,並思考未來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可能提供的照護趨勢。
貢獻的翻譯標題Health Needs and Family Care of Adolesc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原文???core.languages.zh_TW???
頁(從 - 到)24-29
頁數6
期刊源遠護理
12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Published - 1 7月 2018

Keywords

  • 青少年
  • 先天性心臟病
  • 轉介
  • 健康需求
  • 家庭照護

指紋

深入研究「先天性心臟病青少年的健康需求與家庭照護」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