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一位中途發生障礙者與其家庭及現階段台北市三個提供「中途障礙」服務單位為例,探討「中途障礙」生活重建服務瓶頸與未來整合方向。資料包括障礙新定義與社會模式介入相關文獻、實務工作者臨床經驗、及三個單位書面與網站資料。文獻分析發現台灣每年有四千多名勞災導致障礙者;發生障礙與障礙者本人及其家庭個人因素無關,是環境因素導致;「中途」障礙者及其家庭需求是多元、持續、從醫院到社區一連串生心理與社會重建:經濟、醫療、職能與就業、家庭與社會生活重建及各項福利服務,必須跨系統跨專業整合方能滿足。三個提供「中途障礙」生活重建服務民間社服單位檢視結果,就服務對象,三個機構有所區別,就中途障礙者,則有重疊處;以服務方案及目的比較,「伊甸」服務目標為協助障礙者「社會適應」較屬微視介入醫療模式,「新事」與「陽光」介入目的為重回職場;共同瓶頸為社會資源不足及服務系統未能整合。建立一套完整從醫院到社區教育、就業與生活重建整合制度,刻不容緩。
貢獻的翻譯標題 | Social Model Intervention with Employment Injured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Integration in Taipei City |
---|---|
原文 | ???core.languages.zh_TW??? |
頁(從 - 到) | 123-157 |
頁數 | 35 |
期刊 | 台灣社會工作學刊 |
發行號 | 2 |
出版狀態 | Published - 7月 2004 |
Keywords
- 中途障礙
- 社會模式
- 職業災害
- 生活重建
- 職業重建
- 服務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