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檔案

organization profile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 and Cultural Studies) 成立於2002年,以「社會研究」(實證研究及批判理論)與「文化研究」(跨領域及在地脈絡)的學術淵源出發,設立碩士班與博士班。設立宗旨在於跨越人文社會學科之疆界,深化社會思想與文化理論的批判性思考,強調面對當前文化議題,進行脈絡化之歷史社會與政治經濟的分析。
社文所現有專任師資7人,合聘師資5人。

社文所課程由本所專任師資以及合聘師資根據社文所課程規劃方向開設課程。社文所課程以「社會與文化理論」作為理論思考深化的主軸,發展「台灣社會與文化」、「亞際社會批判研究」以及「藝術.社會.行動」三個重點方向,尤其著重臺灣及其周邊東北亞、東南亞與南亞等國家的現代性歷史過程,以及全球脈絡下社會轉型的批判研究。
自2013年開始,社文所持續支援「台聯大系統亞際文化研究碩士學位國際學程」,規劃「亞洲現代性與批判理論」範疇的課程,以便共同培育高等教育人才。社文所同時主導「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結合跨領域、跨校以及跨國的研究團隊,推動國際化學術合作以及共同培育人才的跨國連結。「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自2018年開始,主持教育部深耕計畫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的五年計畫:「衝突-正義-解殖:亞際社會批判研究」,透過五項子計畫,31項研究議題,進行研究工作,並鼓勵研究生加入,發展東北亞、東南亞與南亞的學術研究及教育策略。
透過社文所支援的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及其推動的國際化計畫,社文所提供了實質的國際化研究平台與教學環境:
1. 延攬國際知名學者進行長短期訪問或駐校英語課程講座。
2. 國際學術以及教學交流簽約單位
3. 國際人才培育與雙指導論文制度:透過學術聯盟,強化本校校園國際化,創造學生國際移動機會,促進師生國際交流,提供學生出國短期研究或是修課的管道並朝向共同指導博士論文,建立dual degree, joint degree program的機制。
4. 學生國際實習以及國際生本地實習
5. 寒暑假國際學術工作坊,國內教師與國外教師共同教學
6. 舉辦議題導向的年度國際學術工作坊,共同授課。
7. 鼓勵研究生出席國際會議,發表論文。
8. 區域社會責任與國際合作授課的深耕課程,作為區域社會責任以及亞際社會跨地連結的管道。
9. 接受國際學生來台進行長短期交換

截至目前為止,社文所已有博士班畢業生23人,包括國際生7人;社文所以及亞際學程碩士班畢業生共有91人,包括外籍生3名,陸生3名。每年本地生招生,社文所博士班招生3人,碩士班招生8人,另有社文所及亞際學程國際生每年招收共約3-4人。目前社文所現有學生人數博士班49名(含國際生13名,陸生14名),碩士班45名(含國際生6名,陸生8名)。

指紋

查看啟用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的研究主題。這些主題標籤來自此機構會員的作品。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網路

國家/地區層面的近期外部共同作業。按一下圓點深入探索詳細資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