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專案
機構檔案
組織簡介
民國47年交大在台復校後,首先成立電子研究所。其後有感於自動控制技術日新月異,人才需求孔急,故於民國54年成立本系,初時命名為「自動控制學系」,兩年後旋即改名為「控制工程學系」。
彼時正值國內電腦技術萌芽時期,本系亦肩負培育國內資訊人才之重任,故於民國59年更名為「計算與控制工程系」,下轄計算機與控制兩組。民國61年,計算機組獨立為「計算機科學系」,即今日之交大資訊工程系前身,本系即復名為「控制工程學系」。於民國70年與75年,分別成立碩士班與博士班,招收研究所學生。
然而隨著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控制工程的內涵亦隨著時間而演化蛻變,並與電機工程的資訊、電子、通訊、網路、訊號處理與人工智慧等領域緊密結合,本系師資與研究領域也日益複雜多元。單以控制工程一詞概括本系研究現況頗有未竟之處,故於民國86年改名為「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
民國86年改名後十餘年間,電機領域在生活應用發展,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前進。此時單單改名已無法因應此發展趨勢,為培養全面的電機系學生,遂有成立電機工程學系之議。經過三年合作規劃大學部課程,並且在研究計畫上緊密地攜手合作,最後於民國98年,與電信工程學系學士班合併,成立「電機工程學系」;原碩博士班部分,則成立為「電控工程研究所」,並沿用迄今。
民國54年(1965) 成立自動控制學系
民國56年(1967) 更名為控制工程學系
民國59年(1970) 更名為計算與控制工程學系
民國61年(1972) 更名為控制工程學系
民國70年(1981) 成立碩士班
民國75年(1986) 成立博士班
民國86年(1997) 更名為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
民國98年(2009) 成立電控工程研究所
與電信工程學系合併為電機工程學系
指紋
過去五年中的合作和熱門研究領域
-
Accurate Mental Stress Detection Using Sequential Backward Selection and Adaptive Synthetic Methods
Tseng, H. C., Tai, K. Y., Ma, Y. Z., Van, L. D., Ko, L. W. & Jung, T. P., 2024, 於: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32, p. 3095-3103 9 p.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開啟存取1 引文 斯高帕斯(Scopus) -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Human-Robot Teaming for Navigation Among Movable Obstacles via Virtual Reality-Based Interactions
Huang, C. I., Chou, S. F., Liou, L. W., Moy, N. A., Wang, C. R., Wang, H. C., Ahn, C., Huang, C. T. & Yu, L. F., 1 4月 2024, 於: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9, 4, p. 3411-3418 8 p.研究成果: Article › 同行評審
-
A Novel Semantic Geo-Localization Approach with Satellite Images for GPS-Free Navigation of UAV
Cheng, Y. C., Yan, Y. J., Chen, P. J., Hsu, C. C., Lo, C. Y., Chou, C. Y., Lin, C. H. & Ou-Yang, M., 202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mote Sensing XXX. Bruzzone, L. & Bovolo, F. (編輯). SPIE, 131960P.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卷 13196).研究成果: Conference contribution › 同行評審
獎項
-
Best Paper Award, the 10th VLSI Test Technology Workshop (VTTW)
Hong, H.-C. (Recipient), 13 7月 2016
獎項: Prize
-
-
-
A New Flexible Photoplethysmography (PPG) Sensor Patch for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Blood Flow Volume and Pressure based on AI algorithms
Chao, C.-P. (Speaker)
24 7月 2019 → 25 7月 2019活動: Invited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