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言: 閾限空間中的聲響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conferencePaperpeer-review

Abstract

《鯤言》的旁白以三種人稱交錯,一為相關學者的陳述(臺灣語言、政治事件),一為事件當事者、當地居民的現地口述,另一為相關文本的文句配音陳述。此三種旁白分別對應權威式話語(但非官方語言)、個人話語(口傳)、創生式話語(文學書寫)。透過三種人稱的陳述,聚焦出佐藤春夫口傳文學的口傳行述,因記憶的不準確所可能給出的諸種變異、偶然、無法重複與再繁生,這當然也包括了聽事者自身的差異條件。口述者為事件的翻譯體,如同編劇、導演的位置,將人物場景事件剪接演現;聽事者如同第三人稱式的編劇、剪接師,將聽睹的人物場景事件再次擴演流竄。《鯤言》旁白的概念主要是,它談的不是「故事」,而是「如何敘事」。「鯤」字對位的,不僅是長久以來台灣的雅稱(鯤島),亦對位著無數個破碎島國的身體。這些經歷歷史劇烈切割佔領、殺戮換主的島嶼,究竟操作著怎樣的語言系統?我們在向母語的母源性發出聲語要求的同時,得到的究竟是無法確認的啞口無言?還是語言系統支配了殖體想像的困難重重?鯤言,便是在這樣的問題意識下拍攝的關於台灣語言的紀錄影像。
Original languageEnglish
StatePublished - Oct 2017
EventMediAsia 2017: The Asian Conference on Media, Communication & Film 2017 - Kobe, Japan
Duration: 27 Oct 201729 Oct 2017

Conference

ConferenceMediAsia 2017
Country/TerritoryJapan
CityKobe
Period27/10/1729/10/17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