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與企業經營:1950-1970年代臺灣汽車工業的發展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Articlepeer-review

Abstract

本論文從企業史的角度出發,以1950-1970年代臺灣汽車業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裕隆公司與福特六和公司進行討論,比較本土與外資企業經營時所採取的生產與行銷策略,並重新檢討產業政策所帶來的影響。 裕隆公司初期在臺灣整體工業能力低落的背景下,以自行生產零組件和成立子公司的方式來完成政府的自製率要求。原本政府採行獨佔性經營的策略扶植裕隆公司,但之後政府考量到供應量不足的問題,進而開放新廠商設立與部分進口,使得裕隆公司的市場受到壓縮。這樣的政策轉變,顯現出政府產業政策缺乏一致性。作為汽車業後起者的外資福特六和公司,因政府要求後進廠商的自製率必須與先進廠商具備相同的水準,該公司在短期內運用母公司既有的技術與生產經驗,促使品質能於短期間達到國際水準,讓福特六和公司與衛星工廠的產品能夠邁向出口之路。 透過兩家公司的發展經驗比較,可歸結出裕隆公司經驗是在進口替代政策下以滿足國內市場為導向,福特六和公司除了欲參與國內市場外,還進一步成為美國福特體系生產分工的一環。早期政府對汽車業的政策著重於國內生產至上的策略,僅要求中心工廠提升自製率,並未擴及到對周邊事業的扶植與考慮到小規模生產是否合乎經濟性,顯現出產業政策對組裝性產業的侷限性。
Original language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137-176
Journal臺灣史研究
Volume27
Issue number4
StatePublished - Dec 2020

Cit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