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在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的支持下,「捷運大地工程困難案例」由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編輯出版,並由地工技術研究發展基金會發行。本書以簡單扼要的方式,介紹63個捷運大地工程案例所遭遇的困難與其克服方式。希望這些累積起來的經驗與教訓,能夠成為大地工程師在進行工程設計與施工時的重要參考。
歷經20餘年的辛勤耕耘,台北捷運系統通車路網已達78.1km,平常日每日運量亦達115萬人以上,有效的提升了台北都會區大眾運輸的服務水準。捷運深開挖及潛盾隧道工程由於涉及因素非常複雜,且深受地層特性影響,因此風險很高,不論是台北或高雄捷運工程的施工,都曾發生不少的困難及災變案例,其中大多數均與大地工程有關。針對工程實務,國內、外學術性團體多會常態性蒐集具參考價值的案例,彙整成書,以累積過去的經驗,做為現役工程師的教材。
由於本書內容偏重施工案例探討,因此編輯委員必須具備豐富的捷運大地工程實務經驗。經審慎考慮,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邀請前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朱旭副局長( 現任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局長) 擔任共同主持人,由萬鼎工程公司余明山經理、中興顧問公司李臺生經理、台灣世曦顧問公司何泰源經理,前富國工程公司陳斗生董事長、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陳俊宏課長、亞新工程顧問公司資深專家黃南輝博士、及前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蔡茂生副局長( 現任台灣科技大學營造業職業災害防治中心執行長) 擔任編輯委員。編輯委員會於2006年2月8日召開第一次編輯會議,會中規劃本書內容包含深開挖與擋土結構、潛盾隧道的出發到達及聯通作業、潛盾隧道設計、潛盾隧道施工、安全監測及建物保護、地盤改良與輔助工法、及特殊工程案例,案例內容力求精簡扼要。
本書案例蒐集係採邀稿型式,工作小組在不同學術期刊、書本及研討會論文集中廣泛蒐集已發表的案例後,由學會發函邀請作者及各單位提供論文,總共收到約110篇稿件,經由編輯委員篩選、彙整及多次定期討論後完成初稿,提送專家會議審查。工作執行期間,編輯與審查委員盡心盡力,不辭辛勞,本人深表敬佩。此外,特別感謝提供案例的各位作者,您的努力與付出,為累積本土化捷運大地工程實務經驗做出重大貢獻,謹此致上最高的謝意。
非常令人難過的,在本書編輯期間,編輯委員陳斗生博士因病去世。陳博士對本書的貢獻甚多,不但負責第五章「安全監測與建物保護」中多篇論文的邀稿與審查,並親自參與寫作一系列有關高雄捷運工程橘線O1車站施工災變的補救措施案例報告,論文內容豐富,甚具參考價值,謹此特別感謝陳斗生博士對本書的奉獻。
本書得以順利完成,必須感謝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及中興顧問公司的經費贊助。特別感謝前中興顧問公司陳星昭副總經理及胡庭豪協理調派軌道工程二部大批人力投入研究工作;執行編輯蘇啟鑫經理及陳滄江博士幫忙協調聯絡工作,沒有他們的幫助,本書是不可能出版的。工作小組成員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張修碩工程司、中興顧問公司黃啟修工程師、林煒僑工程師、賴建名工程師、黃繼鋒工程師及王聖慈小姐花費許多時間蒐集資料、編輯文稿與行政安排工作;地工技術基金會李碧霞小姐協助文書編輯與印刷出版,在此一併誌謝。
本書所收錄的各篇論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對該工程案例的經驗與意見,並不代表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及編輯委員的看法。
文章若有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專利權或其他智慧財產權及商業機密者,概由作者自行負責,與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無涉。
歷經20餘年的辛勤耕耘,台北捷運系統通車路網已達78.1km,平常日每日運量亦達115萬人以上,有效的提升了台北都會區大眾運輸的服務水準。捷運深開挖及潛盾隧道工程由於涉及因素非常複雜,且深受地層特性影響,因此風險很高,不論是台北或高雄捷運工程的施工,都曾發生不少的困難及災變案例,其中大多數均與大地工程有關。針對工程實務,國內、外學術性團體多會常態性蒐集具參考價值的案例,彙整成書,以累積過去的經驗,做為現役工程師的教材。
由於本書內容偏重施工案例探討,因此編輯委員必須具備豐富的捷運大地工程實務經驗。經審慎考慮,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邀請前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朱旭副局長( 現任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局長) 擔任共同主持人,由萬鼎工程公司余明山經理、中興顧問公司李臺生經理、台灣世曦顧問公司何泰源經理,前富國工程公司陳斗生董事長、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陳俊宏課長、亞新工程顧問公司資深專家黃南輝博士、及前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蔡茂生副局長( 現任台灣科技大學營造業職業災害防治中心執行長) 擔任編輯委員。編輯委員會於2006年2月8日召開第一次編輯會議,會中規劃本書內容包含深開挖與擋土結構、潛盾隧道的出發到達及聯通作業、潛盾隧道設計、潛盾隧道施工、安全監測及建物保護、地盤改良與輔助工法、及特殊工程案例,案例內容力求精簡扼要。
本書案例蒐集係採邀稿型式,工作小組在不同學術期刊、書本及研討會論文集中廣泛蒐集已發表的案例後,由學會發函邀請作者及各單位提供論文,總共收到約110篇稿件,經由編輯委員篩選、彙整及多次定期討論後完成初稿,提送專家會議審查。工作執行期間,編輯與審查委員盡心盡力,不辭辛勞,本人深表敬佩。此外,特別感謝提供案例的各位作者,您的努力與付出,為累積本土化捷運大地工程實務經驗做出重大貢獻,謹此致上最高的謝意。
非常令人難過的,在本書編輯期間,編輯委員陳斗生博士因病去世。陳博士對本書的貢獻甚多,不但負責第五章「安全監測與建物保護」中多篇論文的邀稿與審查,並親自參與寫作一系列有關高雄捷運工程橘線O1車站施工災變的補救措施案例報告,論文內容豐富,甚具參考價值,謹此特別感謝陳斗生博士對本書的奉獻。
本書得以順利完成,必須感謝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及中興顧問公司的經費贊助。特別感謝前中興顧問公司陳星昭副總經理及胡庭豪協理調派軌道工程二部大批人力投入研究工作;執行編輯蘇啟鑫經理及陳滄江博士幫忙協調聯絡工作,沒有他們的幫助,本書是不可能出版的。工作小組成員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張修碩工程司、中興顧問公司黃啟修工程師、林煒僑工程師、賴建名工程師、黃繼鋒工程師及王聖慈小姐花費許多時間蒐集資料、編輯文稿與行政安排工作;地工技術基金會李碧霞小姐協助文書編輯與印刷出版,在此一併誌謝。
本書所收錄的各篇論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對該工程案例的經驗與意見,並不代表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及編輯委員的看法。
文章若有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專利權或其他智慧財產權及商業機密者,概由作者自行負責,與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無涉。
Original language | Chinese (Traditional) |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大地工程學會 |
Number of pages | 442 |
ISBN (Electronic) | 9789579976398 |
ISBN (Print) | 9789579976398 |
State | Published - Feb 2009 |